我国2007年可经济开采的探明白银储量达到23247吨,占世界的8.63%,居于第五位,而储量基础约为12万吨,占世界的21.08%,居世界第二位。但独立银矿较少,所占比例不足30%,60%多是伴生银矿,主要伴生在金、铅、锌、铜矿床,也有与镍、钨、锡、钼等矿床伴生的。所以我国白银产量增减与这些金属产量的增减有直接关系。近些年由于我国金、铅、锌开采量的快速增长,白银产量也大大增加了。
1、资源分布
我国白银资源分布广泛,但探明储量相对集中。目前我国已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并探明有银矿储量,但主要集中在江西(15.5%)、云南(11.3%)、广东(9.4%)、内蒙古(7.6%)、广西(6.6%)、湖北(6%)、甘肃(4.4%)。
全国600多个银矿床除西部唐古拉山、昆仑山等工作程度极低地区外,北从黑龙江、大兴安岭,向南到海南岛,西至滇西、藏东,西北到天山、阿勒泰,都有银矿床分布。银矿资源富集区如下:
江西(北区):典型矿床有贵溪鲍家、上犹焦里、万年等;
陕西南—湖北北区:典型矿床有陕西柞水银硐子、湖北竹山银硐沟等
河南(西南区):典型矿床有桐柏破山、罗山等;
华北—吉西区:典型矿床有河北的丰宁牛圈和承德姑子沟、山西灵邱支家地、内蒙古杯西大井、吉林四平山门
南岭地区:典型矿床有广东的仁化凡口、潮州厚婆坳、廉江庞西洞,广西博白金山和湖南江永铜山岭等;
江浙区:典型矿床有遂昌银坑山、天台大岭口、南京栖霞山等;
三江地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如云南兰坪县白秧坪应多金属矿。并且经初步查证,白秧坪应多金属矿外围矿点星罗棋布,至少存在6个以上银、铜、铅锌富集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中南段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资源储备基地;
近年来新勘探的大型、特大型银矿;
云南兰坪白秧坪银多金属矿:探明银5451吨,铜38万吨、铅42万吨、锌45万吨,并伴生钴1444吨。预计全区银的远景资源量7000吨以上,白秧坪矿主矿段银铅锌采选能力达5000吨;
河南内乡湍源银铅锌多金属矿: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脉南麓,目前发现了板厂、东山洼、土地庙沟、上庄坪等多个银铅锌多金属矿区,整个豫西南地区银远景资源量可达8400吨、金14吨、铅锌350万吨,前景十分巨大;
广东富湾超大型银矿:富湾超大型银矿床位于广东佛山市高明区富湾镇,探明银储量5135吨,金37.6吨;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岭银多金属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北部,初步估算银资源量1914.22吨、铅锌33.16万吨,为一大型银多金属矿。
四川巴塘砂西银铅锌矿:估算资源量银大于5000吨,铅110万吨,锌55万吨。资源量银8000吨、铅锌350万吨。该矿位于四川最西部金沙江地区巴塘县北东。周边著名的夏塞银多金属矿、呷村银多金属矿等已被西部矿业集团开发。
2、我国白银生产状况
近年来我国白银产量连续多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已经成为全球递增最快的国度。国内白银工业走入国际市场步伐在加快,白银深加工产业稳步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白银工业,已经成为世界白银工业瞩目的焦点和亮点,中国白银生产、流通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引起了全球白银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外资纷纷介入,争夺中国白银资源。
中国白银生产包括四部分:独立银矿产银、铅锌铜金矿副产白银、进口银矿冶炼白银及再生白银。按照白银总产量统计,2007年我国白银总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银精矿18.87万吨,银粉979吨,半制成银4241吨,国内银矿产量仅418.51万吨。其余有35%~45%是从尾矿、废旧物品或下角料中回收的再生银,2008年,中国白银产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达到9,587吨,同比增长5.45%,增幅继续减小,其中也有一少半是回收和再生白银。
国内白银70%左右为铅锌铜-冶炼企业副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再生铅锌铜产业的发展,副产白银量有所降低,同时铅锌铜-价格暴跌,企业生产热情低也是副产白银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整体来看,我国白银生产分散、集中度低,产业多头管理,生产、销售情况不够明晰,管理相对薄弱。再生白银则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且大部分是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先进设备较少,金属回收率不高,环境污染也很严重。
3、我国白银消费与贸易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白银的消费逐年上升,1985年白银约为900吨,1987年达到1000吨, 2001年1525吨左右,2003年2050吨左右,2005年达到2600吨。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6年全国白银消费量达到3000吨,2007年达到3600吨,2008年国内白银消费达到4500吨。
我国白银主要消费领域及消费结构大致为:电子电气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它方面15%。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扩大白银的应用领域、提高白银产品的加工深度和附加值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我国白银产业的整体应用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白银的消费前景十分广阔。可以说,我国是世界白银需求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白银产业产生了消极影响,钢铁、汽车、电子电器行业陷入低迷,白银在工业领域的需求下降。
但从长期来看,由于白银的伴生矿产量下降导致白银产量有所降,且白银出现了新的用途,所以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中国白银产业将向大型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和国外合作的机会增多。我国白银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未来白银的消费增长率将高于产量增长率。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白银饰品贸易中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白银消费市场。
中国白银净出口量增幅在逐年减少,2007年一举扭转多年净出口局面,全年净进口白银实物量1067吨。在出口银锭、初级银不断增加的同时,银粉、半制成银进口量也呈逐年增长之势,2009年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出口与进口同比均下降,但仍然连续保持净进口。
中国消费与贸易白银市场表现为:一方面,初级产品供应严重过剩,需要大量出口;另一方面,需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电子工业所需的银粉、银浆料等高科技产品。另外,还大量进口银精矿冶炼成银锭再出口,不仅消耗了我国大量能源,而且把污染留在了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