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年以来的业绩排名,铖功程序化由刘增诚管理,取得了569.29%的惊人收益。净值跌幅最大的产品同禧程序宝,由丁丹化管理,近一年以来净值跌幅为84.01% 私募基金可以独立发行产品,对期货私募而言,是迄今为止最好的阳光化的机会,可以看到已经有多家商品期货投资机构获得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颁发的登记证书。 期货私募业绩波动性大 与今年以来股票型阳光私募比起来,期货私募的业绩要“性感”多了。 商品期货,与股票相比,他们的投资者尚属小众,不过,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商品期货以其高杠杆、高弹性而独得一席之地。由于期货私募产品大多规模小、杠杆高,他们的业绩更为性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其收录的59只期货私募产品,今年以来短短三个月时间内,收益超过30%的有10只产品。其中,泽凯一号今年以来取得了81.09%的收益,这已经让股票类的产品望尘莫及了。 按照一年以来的业绩排名,铖功程序化由刘增诚管理,取得了569.29%的惊人收益。排名第二的黑天鹅二号,由孟庆华管理,则取得了480.24%的收益。第三名鼎轩进取,由一凡、启凡管理,取得了225.25%的成绩。这三只产品都成立于2012年,成立时间超过1年上,其业绩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当然,由于商品期货的高杠杆特性,期货私募产品的波动性非常大,近一年以来,净值跌幅最大的产品同禧程序宝,由丁丹化管理,近一年以来净值跌幅为84.01%。净值跌幅排名第二的鼎善一号,由庄智钦管理,近一年以来净值跌幅为65.14%。净值跌幅排名第三的是THS三维量化对冲,净值跌幅为63.02%。 “一般认为,由于商品期货杠杆高,那些高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才会购买期货私募,但是其实,商品期货也可以做比较稳定的策略。”私募排排网分析师包桂芝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最好的阳光化契机 从公布业绩的产品数量就可以看出,期货私募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如股票类的产品。 实际上,迄今为止,期货私募产品仍然处于“月光下”。目前为止,期货私募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单账户运作、专户和有限合伙企业。 其实,这三种模式都各有其利弊,单账户模式其实是“代客理财”,由于只对单一客户服务,这种产品操作灵活,私密性也很强,但是不透明是最大的弊病。例如,私募排排网上很多产品“业绩”其实只是该管理人手上的一个账号,很难全面反映管理人管理水平。当然这种模式也不乏十分有市场影响力的管理人,业内代表是“青马投资”、“泛金投资”。 第二类是有限合伙期货基金,所有投资者都是“有限合伙人”,而操盘手则作为“普通合伙人”,属于是“合伙人开办的投资公司自营式的基金”。此类期货私募公司,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人的风险与收益紧紧捆绑在一起,有利于吸引基金投资人。但这类模式也存在明显缺陷,那便是税收成本高昂。 第三类是专户形式,通过基金专户、信托等来运作期货产品。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不管做得有多好,最终的品牌都是专户所在公司的。”同安投资总经理陈东升告诉记者。 如果借道公募基金来发行期货私募产品,由于公募基金专户对投资范围的限制极小,使得产品投资商品期货成为可能,产品的业绩每周由公募基金公司公布,而被冠以“XX基金专户”的名义,其实际的资产管理人则“被隐姓埋名”,这给很多期货私募创立品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而基金专户的又一个问题在于,由于没有期货资产管理经验,基金公司往往按照股票投资的风险控制来管理商品期货交易,使得商品期货交易变得困难。 “期货私募产品如果以单账户的模式运行,则只要通过其本公司风控、期货公司风控和托管银行风控三重风控即可,但是一旦通过基金专户发行,则变成了四道风控,除了上述三种之外,还要经过基金公司的风控。”陈东升告诉记者。 东航金融在2012年与基金合作,发行一只专户产品。该专户聘请东航金融旗下子公司东航期货做投资顾问,此产品的一位投资经理戏称:“与基金公司磨合不畅那是常有的事儿,曾经有一次下撤单指令,走流程就走了2个小时。” 而今年私募可以申请资产管理人牌照之后,对期货私募来看则是大大的利好。 “处于灰色地带多年的私募基金发展道路至此走向了明朗化,更是对冲基金发展的重大契机。”东航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顺喜告诉记者。 期货私募尝试自主发产品 目前已经有三批投资机构获得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颁布的证书,而一些知名的商品期货投资机构也名列其间。东航金控、敦和资产、白石资产等都位列其中,他们开始尝试直接发行产品。 东航金融是首批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并在此后率先发行了一只期货私募产品。白石资产自主发行的首只期货产品开始起航。 肖顺喜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期货私募领域,还有很多空白点要去探索。” 其中一个空白点就是探索如何监督和控制风险。“一些在证券基金中已经比较成熟的监管和防范方法对于衍生金融基金却未必灵验。比如通过制度安排防范利益输送,在证券公募基金已经有相对完善的应对措施,但衍生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相比之下要复杂得多,如何在看似混乱的持仓中发现利益输送的蛛丝马迹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是很大的难题,而这一问题上能否做好将很大程度决定投资者保护的成败。”肖顺喜告诉记者。来源:第一财经日报www.99q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