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高峰】 2014年11月马来西亚进入雨季,降雨量增大,12月14日开始,连续10日特大暴雨,半岛东部地区如huluterenggaunu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7天平均降雨量达114mm,所有产区10天平均降雨量达40mm,根据珈和科技有限公司对遥感卫星的提取数据,预计暴雨持续至25日。同时马来西亚气象部门也对沙巴州、吉兰丹州及登嘉楼州发布强降雨橙色预警,预计持续到25日,而过多的降水产生的洪涝灾害必造成棕榈果采摘及运输的困难。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地带,全年无明显季节变化,属热带雨林气候。白天通常阳光普照,气候温暖,平均温度为26~32C。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吹东南风,空气潮湿,降雨量大,为雨季;6~9月则刮西南季风,降雨量小,为旱季。而6~9月的干旱气候对棕榈生长产生滞后影响,会使棕榈油在之后的3~6个月内产量下降。 【减产周期】 每年6~9月棕榈产区降水的偏少会对11~4月棕榈油产量产生负面影响,而11~4月恰为棕榈油产区雨季,如果出现特大暴雨将影响棕榈果采摘及运输,主要的短期影响便是产量,减产严重时可达到20%~30%。 2014年马来棕榈油产量在8月提前达到高峰,从9月份开始一直下滑,11月份产量下降至175万吨。由于10~4月的产量较低,再加上连续10天的强降雨对棕榈果收割的影响,珈和预估,12月份产量继续下滑至159万吨,环比11月降低9.17%,同比去年降低4.62%。 【库存缓解】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月度报告显示,2014年11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为226万吨,比10月份库存提高了5.2%,创下21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原因在于出口需求迟缓。但根据船运调查机构SG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12月1-15日里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618,134吨,比上月同期高出2.1%,这主要是由于12月份欧盟采购需求增长强劲,超过了中国需求放慢的影响。因此,产量的降低和"双节"备货促进出口的效应会促使12月马来棕榈油月末库存下降。 马来西亚是全球棕榈油重要定价中心,其产量下滑将被扩大到数倍影响全球棕榈油价格,同时对降雨和产量的担忧可能会使国际棕榈油价格小幅上涨。来源:珈和科技产品部www.99q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