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场内场外衍生品市场正成为金融行业服务三农的新模式。银行和保险公司也相继加入大金融行业为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织就的安全网。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副总裁林智勇认为,农业保险是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做好天气灾害理赔工作,发挥保险损失补偿功能,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今年8月,我公司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启动了农产品+保险+期货的试点,发挥了价格保险的纽带作用,实现了大期货市场的对接。”林智勇说,这一试点是保险与期货联合推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重要尝试。 “定单+期权”也在成为金融行业服务订单农业的新模式。“对于定单+期权这个模式,通过期权的捆绑,一方面如果农户违约了,你就可以在市场上不履约,当然这是需要契约在市场上把定单通过期权作为保值。”据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助理总监刘少华介绍,郑州商品交易所除了研究场内期权外,也在研究和探索场外期权。“一是通过支持期货公司和现货子公司为农户、为定单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便利化的风险服务。二是跟农保公司合作,利用期货产品和未来要上市的产品开发价格保险,服务一些农户风险管理的需要。” 此外,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在积极运用衍生品工具加大市场服务,防范风险。“我行粮棉油的贷款客户形成了一个大量的库存,他们面临着市场价格的波动风险。企业风险一定程度上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延伸到银行风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二部副总经理栗华田坦言,去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开办了期货交易保证金存管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套期保值。 刘胜喜认为,银行和保险进入期货市场后,农民可以获得“双保险”,价格就能够锁定,银行就可以把钱放出去。“农民拿了钱只要投入种地,其他的不用担心,这里面既有天气保险,又有价格保险。”刘胜喜说,“我们可以通过保险公司,银行对接,来保证农民的价格避免大幅波动。”来源:证券时报www.99q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