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市场释放诸多宽松信号,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ABS)融资成本降幅明显。近两个月来,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非持牌机构在消费金融ABS市场上的发行动作更加密集。 不过,截至7月底,今年消费金融ABS类产品数量仅40只,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业内人士称,底层资产质量和市场认可度对ABS募资成本影响极大。 消费金融ABS回暖 8月10日,京东作为发起人,以京东白条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了“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债券通)”,分四档合计募资10亿元。作为项目承销商的渣打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交易的最终发行利率,优先A级票据4.8%,优先B级票据4.9%,中间级票据7.15%。 7月以来,市场释放诸多宽松信号。“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意味着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低。”北京一家券商从事ABS项目业务人员分析,这对发起人来说肯定更有吸引力。 以蚂蚁借呗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例,今年以来,其累计发行8只、金额115亿元。其中,有三笔、累计55亿元发行于今年7月19日、7月24日、7月27日的AAA级票面利率分别是5.55%、5.4%和5.45%。 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显示,今年以来,仅ABS产品,京东金融就已发行3只、规模合计20亿元;在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中居龙头地位的蚂蚁金服,近来也动作频频。今年前七个月,蚂蚁旗下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以“花呗”作为发行主体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达21只、累计金额高达478亿元。其中,6月就发了6笔、合计募集规模148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消费金融ABS业务似乎在逐渐回暖。”融360分析师李万赋表示。 底层资产质量影响大 多位业内人士判断,类似2017年的消费金融ABS井喷现象,或难再现。 数据显示,ABS产品作为各类消费金融服务主体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在2017年累计发行180只、募资规模51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倍以上。 不过,融360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消费金融ABS类产品目前仅发行40只、发行规模963亿元,数量上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发行规模上更是相差甚远。 虽然平均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李万赋提醒,“在去杠杆和担忧资产质量的背景下,大幅扩张的条件尚不具备。”在他看来,去年底以来,随着消费金融规模扩张,多头借贷、质量恶化风险可能从中小平台传导至大平台,资产状况令人担忧,投资机构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记者获得的一份融360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分期类ABS利率仍然控制在5%及以下,非持牌机构的ABS基本在5.5%以上、有3只甚至超过了6%。 值得注意的是,捷信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利率也高达6%,超过了同期阿里、京东系的大部分ABS成本。李万赋解释,这或许暗示着持牌与否在消费金融ABS定价中的权重有所降低,底层资产质量和市场认可度对ABS发行利率影响更大。来源: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