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间,有消息指出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 这是自2015年来,证监会重提银行拿券商牌照。早在2015年7月,便有消息指出,交通银行入股华英证券混业经营受批准,由于我国金融混业有明确的限制,因此该业务也被业界视为政策逐渐松绑的信号,但经历之后的股灾后便再无风声。 时隔五年,又传出证监会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市场普遍认为该举措或打造巨型银行券商,以应对外资竞争,本土券商的日子或越来越难过了。 不过东吴证券非银团队指出,从证券行业的供需格局看,供给端虽不断增加,但整个资本市场的需求扩张是非常大的,可以容下高盛,也容得下工商银行,比如香港市场的银行系券商出现并未颠覆本地券商。 此外,从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看,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历史趋势,日本和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便逐步走向混业,因此国内从严格的分业到混业经营是不可逆的趋势。 东吴证券分析师表示,混业经营下的银行系投行会体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是综合金融的服务能力要优于单独牌照的银行或券商;二是银行系在流动性支持、资本补充和抗风险能力方面要远远超过了投行。 虽从财务指标上难以厚增现有银行业绩,但券商牌照可以成为银行在新资产的转换器和领航人,兴业证券(5.990, -0.16, -2.60%)分析师表示,以2019年行业收入为例,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近6万亿元,而证券业仅3600亿元,即使牌照放开银行系券商获得50%现有业务份额,这对银行营收增厚约2.5%-3.5%,不过借助香港银行系券商看,券商不仅可以开展海外承销业务,还可以通过境内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等,成为母行“投贷联动”重要平台。 不过从银行走向券商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变化,比如,制度框架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银行业和证券业在治理、激励以及风险文化上的差异需要进一步协调和统一等。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拿到券商牌照的可能路径及对行业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拿到券商牌照存在两种路径,一是直接新设,虽然整个进程会慢,但没有历史包袱,在团队和文化上不会存在较大的冲突;二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这使得券商股权的并购重组又多了一个重要参与方,牌照价值的重估和兼并重组的事件驱动可能是二级投资的方向或机会。 银行拿券商牌照,并不会改变行业长期的趋势和中短期的格局,不过随着竞争者的增多,行业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此时公司真正思考的核心应该是构建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壁垒。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