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看,棉花价格预计维持乐观走势,这一看法主要基于两个驱动:驱动一来自上游生产端的成本支撑,驱动二来自下游的需求支撑。一方面,由于新年度棉花预计减产以及轧花厂扩产能,籽棉收购价预计高开,所以成本端对棉花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今年纺织厂需求较好,棉纱厂库存维持低位,加之“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即将到来,后市将利多棉花价格。 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 国内棉花种植区分为内地和新疆,新疆的棉花产量在500万—600万吨,内地大概有几十万吨,但今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内地是由于玉米、大豆等竞争性作物收益提高,对棉花的种植面积产生替代。新疆一方面是受到政策的引导,使得棉农改种粮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今年棉花种植初期发生了天气灾害,有些地区进行了4次以上的重播,农民担忧重播影响棉花生长进度,而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从而使得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同比减少。总体来看,今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以及产量较去年减少。 虽然棉花产量减少,但是今年轧花厂进一步扩产能。据市场预估,轧花厂的产线将增加100条以上,对于籽棉来说,供应减少而需求增加,新年度籽棉预计会高开。另外,今年棉花种植成本进一步提高,租地成本、农药、化肥成本都有明显增加,这一点也对籽棉收购价有利多作用。据测算,新年度籽棉的预售价大概在7.5元/公斤以上,折算成皮棉价格在17000元/吨以上,所以成本端对棉花价格存在支撑作用。 需求端表现十分亮眼 一般而言,棉花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性,去年疫情导致经济萎缩,棉花消费也随之大幅下滑,今年随着全球疫情整体好转,经济逐渐复苏,棉花消费也得以增长。按照美国农业部预估,全球棉花消费在2020/2021年度和2021/2022年度预计连续两年增长,所以我们看到今年我国下游的需求表现十分亮眼。 棉花的消费主要表现在终端纺织品和服装消费上,细分为出口和内销两个市场。内销方面,今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单月零售额均同比增长,也就是说终端纺织品服装的销售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同时,外销方面也处于持续好转的过程中。不过,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出现了分化,纺织品当前单月出口同比下滑,而服装单月出口同比增加。去年随着防疫物资大量出口,纺织品出口也出现大量增加,但是今年随着疫情整体好转,防疫物资出口减少,纺织品出口不及去年同期,如果把去年剔除出去,将今年的纺织品出口放到历史区间来看,依旧处于历史偏高的水平,较2019年同期也是增长的。同时,服装在今年上半年单月出口持续正增长,也较2019年同期增长。 总体来看,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今年持续好转,笔者对于未来纺织品和服装的需求维持较为乐观的心态。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为欧洲、日本和美国,这些国家的服装进口以及自中国的进口均高于去年同期,但是较疫情之前还存在增长空间。其中,美国批发商服装库存经过去化目前处于偏低的水平,而服装零售持续向好,存在补库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预计我国终端纺织服装出口延续走好。 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好转,反映到上游则是纺织端需求好转。纺织厂一般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上半年的需求旺季一般在3—4月,5月开始逐渐进入淡季,但是今年纺织企业淡旺季不明显,或者说呈现出“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纺织企业的开机率从3月以来就一直维持很高的水平,当前纱厂订单能持续到9月。另外,纺织企业的成品库存处于历年来偏低的水平,纺纱厂今年的利润达到历年高位。整体来看,纺织端的运行情况较好,棉纱价格、棉花价格具有较强支撑,同时“金九银十”需求旺季的临近也对棉花价格存在进一步推动作用。 防范三个方面的风险 展望后市,未来的风险主要在疫情恶化失控、国际贸易关系恶化以及需求不及预期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第三季度有两个驱动,一个是成本端,一个是需求端,成本端虽相对确定,但需求端存在一定的风险。当前疫情局部还存在反复情况,7月以来疫情在国内多个省市蔓延,虽然整体是可控的,但是疫情的反复对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或者需求都有一定影响,如果之后再发生病毒变异或疫情失控的情况,将不利于消费的复苏。第二个方面,美国预计在第三、四季度宣布退出QE,大宗商品普涨的行情或在第四季度接近尾声,这对棉花价格上方空间产生抑制作用。第三个方面,当前下游市场对后市普遍乐观,囤货热情较高,棉花及棉纱上涨幅度较坯布大,如果未来需求不及预期,或存在回调需求。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