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预期、弱现实影响 7月中旬以来,红枣期货主力2201合约一路走高,短短两个月内涨幅达50%,打破了以往的平静,“小红枣”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但奇怪的是,与红枣期货市场相比,当前的现货市场显得分外冷清。受疫情反复的影响,河北沧州崔尔庄市场、广州如意坊市场、河南新郑孟庄市场等国内主要的红枣集散地均出现过关停的情况,走货规模、速度较往年同期相比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现货价格更是无法与期货盘面价格“同日而语”。 高企的盘面价格到底是否已经偏离了“合理”的范畴?为何红枣期货热度持续不减?带着以上问题,期货日报记者深入全国最大的红枣集散地——河北沧州进行了走访调研。 库存高企红枣消费陷入冰点 国内多地区疫情的反复使今年的红枣消费跌入谷底。 “我从业二十多年来,从没有见过像今年这样的情况。”沧州乡思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庆排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过了春节后,红枣现货市场的销售就陷入持续低迷的局面,往年的2—4月,即使是消费淡季,仍然走得动货,而今年较往年走货量至少减少了30%左右。 作为中国红枣最大的集散地,河北沧州每年消化掉70%—80%的新疆红枣。百十万吨的红枣由千里之外的新疆运到沧州,再经过沧州大大小小加工厂的加工后,运至全国各个终端消费地。 沧州的红枣产业大多集中在一个叫“崔尔庄”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由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各个相关的配套产业,如机械设备、仓储物流、包装塑材、餐饮住宿等。不过,走在崔尔庄的街头,记者发现今年大家的生意都十分冷清,除了冷库。 分布在沧州红枣交易市场附近的各家冷库大多大门紧闭,上前询问是否还有库容时,大部分冷库负责人都会回答“基本上已经满了”。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今年红枣现货市场出现了很多反常现象,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高企的库存。“4月底是市场上所有红枣进入冷库的时间。今年走货规模、速度都不及往年,造成了冷库里的红枣非常多,甚至有的冷库中除了加工好的红枣之外,还有一些原料枣库存。”闫庆排说。 类似的库存情况在沧州地区随处可见。沧州珍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锡涛谈起今年的行情时直摇头,他表示自己的冷库里还积压着200—300吨的库存。“我们加工厂每年的加工量是依据上一年度总量而定的,比如去年做了1000吨的货,今年就会定下1200吨的销售目标。但是照今年这个情况,我们明年只敢收购700吨的量。”杨锡涛表示,自己能真切地感受到终端市场的货卖不掉,像是疫情影响下的一种“消费降级”。 “最直观的表现是今年我们客户的采购量较去年是减半的,原来拉1000箱的,现在只要500箱,原来拉500箱的现在只采购200箱,而且在提货后一个半月也不会再进行补采。为了销售,我们会不时打电话给客商询问需不需要再送点货,客商大多表示现有的还没卖完。”杨锡涛说。 据新疆果业集团沧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往年同期在沧州的销售量平均每天达200吨,而今年每天只能销售20—30吨。“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终端市场没有产生消费,那么这些货物只能看作是库存的转移,而非去库。”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看来,今年沧州市场走货速度与往年同期相比出现下降主要是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据了解,今年1月8日至2月20日,以及8月7日至今市场均因疫情防控政策封停,虽周边冷库稍有走货,但外来客商进出受限使得走货速度受到明显影响。 双节临近红枣备货旺季“爽约” 除了库存高企之外,闫庆排表示,今年红枣现货市场另一个反常现象是全年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别。 一般来说,红枣的节日消费效应十分显著,消费旺季主要受中国的传统节日影响,尤其是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企业备货及终端需求量增加明显。 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年红枣会迎来三个消费旺季,每次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据新疆果业集团套保中心主任黄李强介绍,每年1—2月,随着春节的到来,红枣进入春节备货旺季,这是每年红枣最大的消费旺季,每年红枣一半的走货量在这期间完成;5月,春节期间的备货被大量消化,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红枣进入端午小旺季;9月,天气逐渐转冷,加之中秋、国庆双节以及“双11”的临近,现货商会集中备货,红枣再次进入消费旺季。 然而今年身处沧州的诸多红枣加工企业却没有等到消费旺季如期来临。9月中旬,已经到了中秋、国庆双节的备货末期,红枣的走货表现仍然十分萎靡。 “往年这个时候很多加工厂都是‘门庭若市’,排队拉货的卡车在院子里甚至门前都会排起大长队,甚至提前一天就进行预约、装车、过磅。加工厂里更是忙碌,这边刚下加工线的红枣,一转身就被装上提货的车了,根本没有机会进冷库。如果说去年的冷库是‘只出不进’的话,今年称得上是‘只进不出’。且不说整个沧州都没有几家加工厂外能看到提货的车,甚至直到这个时候都还有送货的车来,送来的是旧作原料枣,由此可见消费有多低迷。正因为如此,冷库的库存与去年相比积压了很多。”闫庆排说。 这种情况从关闭的沧州红枣交易市场也可见一斑。虽然市场受疫情的影响被关停,但是各加工厂仍自发性地聚集在市场门外的空地进行展示和销售,等待客商的采购,不过仍是卖家多、买家少。记者在市场门前走访看到,卖货的商家早早来到市场并依次排开自家不同规格的红枣,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却鲜有前来询价的客商。新疆果业集团沧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之前公司从未在市场摆摊销售过,今年迫于库存压力每天早早就开着大卡车来摆摊,到中午又载着没有卖掉的红枣回仓库。 “通过历史数据来看,这两年受疫情以及结转库存影响,供大于求矛盾突出,节日性消费旺季并不明显。沧州贸易集散地因多次疫情错过了消费旺季,中间环节库存水平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格林大华期货高级分析师王立力表示。 在王骏看来,今年红枣市场没有出现明显旺季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近两年可供选择干果数量增多,人们饮食习惯也发生改变,2016年起红枣人均消费量已经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二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出现消费降级,红枣为非必需消费品,消费量受到一定影响。 “尽管如此,今年9月红枣现货市场较前期仍有所回暖,但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红枣减产预期不断升温,投机客商开始囤积红枣造成的。这部分红枣并没有被终端市场所消化,而是以社会库存的形式存在,造成了红枣消费回暖的假象。”黄李强表示。 此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质量较差的红枣销售比一级、二级枣要好,这一情况往年从未出现过,通常都是一级、二级枣最先销售完毕,剩余的次枣几乎无人问津。对此,黄李强表示,品质较差的红枣销售较好,说明在后疫情时代消费出现了降级,由于中低收入人群收入不稳定甚至有所下降,更倾向于消费价格便宜的三四级红枣,而不是品质较好的特一二级红枣。 王骏则认为,这是因为红枣销售渠道发生了变化,目前电商销售占比不断提升,在主播带货、抖音等平台销售低价红枣产品更有竞争力,所以低价、质量较差的红枣走货速度较快。 产区减产期货价格表现强势 价格方面,沧州红枣交易市场同样是表现平平。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各商家一级红枣的销售价格集中在7500—9500元/吨的范围内,今年以来红枣价格几乎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对此,王立力表示,目前红枣现货市场价格稳定,原因是现阶段供应充足。 引发产业人士热议的是,红枣期货接近14000元/吨的盘面价格为什么会和不到10000元/吨的现货价格出现差异呢? 究其原因,7月以来在红枣主产区——新疆地区,新季红枣出现部分改种及高温导致落果现象,市场出现新季红枣减产及优果率下降的预期,使得远月红枣价格强势上涨。 在市场传出红枣主产区新疆受天气影响将减产的消息后,期货价格一路走高。其中在8月26日,红枣期货主力2201合约盘中一度涨至15005元/吨,创下红枣期货上市以来新高,而前期红枣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多在10000元/吨左右。 事实上,此前红枣期货盘面价格一直表现较为平稳,上市以来基本围绕着10500元/吨左右振荡,在此轮上涨行情开启之前,盘面历史最高价位11555元/吨出现在2019年的9月。 “红枣期货价格自7月中旬开始一路走高,主要原因是底部徘徊良久的价格受到了供给端题材的提振。红枣产区天气变化是此轮期货行情的源头,各种预期影响市场,对于减产幅度众说纷纭。”国投安信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董甜甜表示。 不过,红枣期货主力2201合约自8月26日达到15005元/吨的最高点后,出现小幅回落,总体仍处于高位振荡的行情中。市场人士表示,目前来看,期价已经接近本轮行情的天花板,后续上涨动能不足。 当前,距离新疆产区红枣集中下树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多地的投资团队已分批次赴疆调研减产情况。据前线调研人士反馈,今年新疆红枣确实出现了一定幅度减产,不过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减产幅度也存在差异。 “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第三茬花坐果情况好于市场此前预期,枣农有意向延迟下树时间,以保障三茬花红枣品质,减产幅度需向下小幅修正,目前来看新疆红枣减产不会超过25%。”王骏表示,结转库存方面,目前市场预估在20万吨左右,占流通干制红枣产量的20%左右。考虑到目前消费速度同比下降20%,以及高价会抑制部分需求,预估2021/2022年度红枣供给可以满足需求,不会出现供需缺口。 据黄李强介绍,新疆红枣实际产量在120万吨左右,灰枣的产量在80万吨左右,以目前的预期来看,今年红枣减产幅度在20%左右,即产量下降16万吨左右。“目前,国内几家大型红枣加工企业尚有红枣库存20万吨,市场上分散的库存不下10万吨,足以弥补减产造成的供应缺口,即使不考虑消费下降,明年红枣市场也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他说。 “作为国内最大的红枣集散地,沧州市场的库存同样能起到缓冲供需的作用,目前沧州市场红枣库存较高,也可以有效缓解减产造成的供应下降。”黄李强表示。 消费疲软警惕高位回落风险 期货价格反映的是市场预期,2201合约对应的是明年1月的红枣销售价格,出于对新季红枣减产的预期,市场看涨情绪浓厚,不过市场人士提醒,目前市场上并不缺货,红枣市场仍然处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中,在考虑减产因素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当前库存、消费等多方面因素。 基于此,王骏认为,期货远月合约价格居高不下,是减产预期带来的非理性情绪,市场没有科学地评估偏高的结转库存和同比下降两成的消费对红枣价格形成的压力。 在王立力看来,期价升水是出于对新季红枣减产的预期。明年1月的供需结构大概率会出现改善,但是否会出现缺口以及缺口有多大,仍要关注结转库存与减产量的差额,同时也要考虑需求端的变化。 “期货价格大幅升水现货价格主要是由于市场片面的预期减产所致,目前市场过度解读高温落果造成的红枣产量下降,而忽视了消费疲软、库存高企的现实,造成了期货强预期、现货弱现实的现象。”黄李强表示。 “当前红枣现货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期货价格在14000元/吨左右,即使新季红枣减产,但是在低消费和高库存的大背景下,红枣期货价格也明显被高估。”黄李强表示,后期随着新季红枣下树,减产预期逐渐被消化,市场开始走消费逻辑,红枣期货价格将开始回落。 事实上,在红枣期货上市后,就不单单具备商品属性,而是兼具金融属性。作为新兴的金融工具,红枣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担负着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责任。及时反映市场变化的盘面价格,可以为产业各经营主体提供红枣生产、加工的价格参考依据。 面对期货盘面高位风险,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表示,市场情绪变化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盘面走势,不过中长期来看,期货价格终将回归基本面。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