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中旬开始,限电影响从部分区域扩大到多个地区,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走低。国庆假期过后,豆粕走货放慢,需求不及节前。受此影响,油厂对大豆的采购速度放缓。 大豆压榨量不及往年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今年第37周国内主要地区大豆周度压榨量为189万吨,第38—40周主要地区大豆周度压榨量分别为171.27万吨、159.12万吨、140.67万吨,压榨量呈下降趋势。由此测算,第38—40周累计压榨量为471.0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33.06万吨减少25.6%,较五年同期均值539.74万吨减少12.8%。 节后,油厂限电停产影响仍在,山东、华北、华南是受影响最大的区域。预计限电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国内大豆压榨量有望逐步恢复,不过很难达到往年同期水平。去年第41—44周国内主要地区大豆累计压榨量为776.6万吨,五年均值为699万吨。 物流方面,除了个别区域受到疫情或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物流运输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油厂对豆粕的限提也有所改变,甚至部分地区催提。 豆粕需求预期下调 节后豆粕成交低迷,提货量下降。一方面,下游饲料、养殖企业在国庆假期前进行了大量采购备货,需求前置,节后以消化库存为主,采购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下游养殖端的猪价、鸡价同比下降,市场对四季度肉类价格谨慎悲观。预计四季度猪价、鸡价存在反弹的可能,但整体熊市不改,价格反弹空间有限。因此,四季度下游养殖和饲料企业采购豆粕的积极性将依旧不高,意味着豆粕饲料需求前景不乐观。 豆粕高基差预计持续 豆粕基差仍在走强,类似于2016年。截至10月11日,天津地区豆粕基差475元/吨(9月30日426元/吨、去年44元/吨、五年均值228元/吨),日照地区豆粕基差365元/吨(9月30日360元/吨、去年24元/吨、五年均值172元/吨),南通地区豆粕基差305元/吨(9月30日305元/吨、去年-86元/吨、五年均值122元/吨),珠三角地区豆粕基差335元/吨(9月30日335元/吨、去年-55元/吨、五年均值166元/吨)。预计10月下旬豆粕的高基差局面才能有所改变。 全球大豆价格疲软 由于需求下降,四季度国内发生缺豆现象的概率不大。四季度船期的进口大豆盘面压榨利润处于微亏损状态,但由于下游豆粕和豆油都处于高基差阶段,油厂压榨利润较好。四季度的大豆采购还没有结束,但油厂采购大豆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是担忧豆粕需求和大豆通关。此外,全球大豆市场充斥利空消息,如巴西大豆新作播种顺利、美豆出口速度放缓等。全球大豆价格疲软,也令油厂延缓采购。 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