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调控物价涨幅已成为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防范物价过快上涨,首先当从增加供给入手,重点发展农业生产;同时还需防止游资炒作. 中国10月CPI同比上涨4.4%,创出25个月新高,其中食品涨幅达10.1%.国家统计局表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外农产品和大宗商品涨价超预期. 题为关注物价变化纾解民生之忧的新华时评认为,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并非面临结构性通胀.还需保持货币流动性的适度、均衡,合理控制流动性,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炒作. "防范物价过快上涨,首先当从增加供给入手,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只要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和基本的消费品供应,应对通货膨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文章称,各地应支持扩大相关短缺农产品生产. 文章指出,中国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连续多年丰收,且食用油等国家储备充足;同时,大多数工业品产能过剩,供应充足.中国调控市场的整体实力较强,完全有能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预计,後期肉、蛋价格可能继续小幅上升,蔬菜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粮食价格整体不会出现大幅上涨,但稻谷、玉米等价格的小幅上涨,大豆及食用油价格也将的上升.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周四表示,要做好秋粮收购,努力扩大冬季作物种植,加强农产品调运和产销衔接,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转自新华网(010)www.99qh.com11/12<本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