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指标掉头向下
2011年,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几乎同时于年初见顶后持续回落,截至11月份,欧元区、日本和中国制造业PMI先后跌破50关口,其中欧元区表现最弱,制造业PMI已经持续数月处于50,日本制造业PMI除受3月份地震影响外,近几个月也是维持在50附近反复波动,中国制造业PMI于11月份跌破50,暗示制造业进入衰退,而美国制造业PMI尽管也是出现回落,但表现明显较强,依然处于50上方。
从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走势来看,该指标于2月份见顶后持续回落,并且,9月份便跌破50关口,并且,随后两个月依然维持在50下方,暗示全球制造业陷入衰退。就其分项数据来看,新订单指数于7月份便跌破50,随后持续下降,暗示需求不足;生产指数于8月 份跌破50,随后几个月在50下方徘徊,暗示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企业生产较为谨慎;投入价格指数大幅下降,这对缓解通胀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业指数稳步回落,但当前依然处于50以上,显得相对较为平稳,其中,美国失业率下降对稳定就业指数功不可没(美国失业率由2010年6月份的9.8%,下降至2011年11月份的8.6%)。
结合OECD的CLI指数与伦铜连三的历史走势来看,该指标的趋势性走势对铜价具有较强的联动性。该指标于3月份见顶后持续回落,截至9月份为100.4,表明OECD国家经济活动持续收缩,这对铜需求增长是不利的。
小结:由于制造业是铜的主要消费领域,而全球制造业陷入衰退,尤其占全球铜消费量40%的中国制造业陷入衰退,这对铜消费增长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考虑到制造业PMI走势相对铜价来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估计2012年铜价依然难言乐观。
二、中国CPI走势迎来拐点,但针对房价的调控依然未见放松
近两年,宏观调控政策对铜价影响较大,不过,这也要结合着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为应对通胀压力,中国政府于2010年11月份开始出台密集调控,而累积效应终于在2011年3月份显现出来,铜价进入长达3个月的调整期;2011年6月和7月的政策真空期以及欧债危机缓和提振铜价;在随后2011年8月到11月之间因欧美债务问题愈演愈烈,中国政府调控再度陷入真空期,但由于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欧美债务问题上,铜价依然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不过,11月底中国政府时隔5个月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全球六大央行联合救市,铜价再度大幅反弹,由此可见,中国宏观调控是影响铜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全球除美国外,主要经济体经济持续回落,2012年全球经济仍有继续恶化的可能,而针对经济的救市政策何时进一步推出也将成为影响铜价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政策对铜价来说利多的成分大一些,不过,我们也应该认清楚,这些利多更多的只是短期的,要改变中长期偏弱的走势必须有持续的利多政策产生累加效应。
在政府长达两年的持续调控下,2010年度的两大调控目标逐渐得到实现。通胀于7月份迎来拐点,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拉动下,中国CPI于11月份重新回到5以下,并且,超出市场预期的降至4.2%;房价也出现普遍性回落,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11月18日,统计局公布10月份70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显示,全国房价环比首次下跌0.14个百分点。其中,京沪穗深4个城市的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1、0.3、0.2、0.1个百分点。但从近期政府部门的言论来看,依然在坚定房产调控不动摇。
近期高层的一系列信号均投向"保增长"。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3日至4日在辽宁沈阳调研时,强调进出口必须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月25日在河北考察时也强调保障房建设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也引发了市场各方对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种种猜测,但从12月9日政治局会议的结果来看,2012年中国经济以稳定为主。
小结:由于中国铜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40%,中国的宏观政策变动会影响到铜消费增长,这也使得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较强影响力,不过,考虑到进一步宏观调控何时出台仍未可知,这也使得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成为2012年影响铜价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免责条款
长江期货系列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对期货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