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期货-沪铜
库存

一、交易所铜库存

2011年上半年,伦敦铜库存持续稳定增加,伦铜注销仓单占比一度于8月份回落至1%附近,随后半个月的时间伦敦铜注销仓单占比快速攀升至10%以上,暗示伦敦铜具有较强的下降动能,伦敦铜库存于10月初开始持续大幅下降,12月份伦敦铜注销仓单占比依然处于5%以上,按历史规律来看,伦敦铜库存依然具有下降的动能。

就LME铜分地区库存走势来看,2011年,美洲地区稳步回落,年初约为28.4万吨,截至11月11日约为26.8万吨,下降1.6万吨;亚洲地区冲高回落,波动幅度较大,年初约为6.3万吨,年内最高到19.3万吨,截至11月11日约为8.4万吨,增加2.1万吨;欧洲地区稳步回升,年初约为3.1万吨,截至11月11日约为5.6万吨,增加2.5万吨。由此可以看出,伦敦铜库存下降的拉动力主要来自于亚洲地区,而亚洲地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估计2012年伦敦铜库存上半年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二、全球精炼铜库存

2011年全球精炼铜库存可供消费周数稳步下降,1-8月份月度平均可供消费周数为3.61周,低于2010年同期水平3.81周,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3.35周。

三、中国库存

中国的铜库存具体有多大?这是个谜,因为没有权威的机构进行统计公布过。中国有色工业协会2011年11月份首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底中国铜库存为190万吨,不包括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仓库的库存,中国2010年底的铜库为176.8万吨,高于2009年的121.8万吨和2008年的28.2万吨。由于这个数据远高出此前外国企业高管估计的100-150万吨,直接引发市场各方的猜疑。

下面我们就中国的铜库存来做下分析,大致思路如下:通过中国精炼铜实际数据和表观数据对比,把其中的差额作为库存结余量,或者说是积累库存。由于国内实际消费这块安泰科具有一定权威性,我们拿安泰科的预测数据作为中国精炼铜实际消费数据,拿安泰科、CRU和长江期货的铜表观数据来看看累计库存到底有多大,三家机构到底有何差异?由于2006年中国实际需求量远大于表观消费量,这说明国内大量库存被消耗掉,至少说明除交易所库存外,国内铜社会库存不会低于0,我们就假设2006年国内社会库存为零。2007-2010年,按安泰科表观数据计算累积的库存量为208万吨,按CRU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为73.3万吨,按长江期货的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为218万吨,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积攒的库存量远高于国外机构的预测,有色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与我们估测的数据相比还是偏小的,如果加上今年积攒的库存量,那么我们估计2007-2011年,按CRU表观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为89万吨,按长江期货表观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为266万吨。按照安泰科对中国2011年实际消费738万吨的预测数据,折合每月消费量为61.5万吨,如果拿长江期货表观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来算,那么中国的社会库存量相当于4.33个月的消费量,而ICSG估计的2011年8月份全球铜社会库存仅为132.5万吨,可供消费天数不足一个月,这里面就牵涉到两个问题:1、ICSG对中国铜社会库存严重低估;2、中国铜社会库存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小结:中国铜进口持续回升拉动伦敦铜库存大幅回落,并且,伦敦铜注销仓单占比维持在高位暗示库存仍有继续下降的动力。但铜库存持续往中国挪的结果就是积累大量社会库存,这对铜价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走势极其不利。

免责条款

长江期货系列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对期货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top按钮